第111章 胜利出征(1/3)

此时王团长也已到了镇东门了。樊向烈的作战真是太勇猛了。七点半,他和连长樊攀天带上一排长樊攀宇、二排长凡是凡、三排长潘盼东、四排长徐珷玞到苏家山窥地形,看清了对苏家山的几个进攻点。随后他就指挥排长们带着战士们从四面八方潜至各进攻点。八点整,她和王团长对了一下眼色,掏出手枪来对天放了第一枪。这一枪,是潇湘抗日武功团成立以后对日军开的第一枪,枪声清脆而响亮。随着这一枪,密密麻麻的子弹就射向了苏家山。

苏家山的日本鬼子全无防备,东奔西窜受子弹。当时正是晚饭后,鬼子们还在剔牙揉肚摸肠擦凉聊天,顷刻间就枪声大泻,让他们辨不出东南西北,连枪在哪儿也找不到了,连人要到哪儿也分不清了。那四面八方飞来的子弹却找得到他们,分得清他们的头和脚,一颗颗只钻进他们的胸膛。没死的鬼子只往屋里躲,不躲是不行了,那猛虎一样的中国兵就从外面冲进来了,那火龙一样的夺命枪弹就向自己喷过来了。但他们还没有跑进屋里就被打死了。屋里只有一个鬼子兵在打电话,连长樊攀天冲进来也把他扫死在桌子旁。

这场战斗统共只用了十二分钟。樊向烈看看怀表,对王团长:“鬼子也是熊包蛋,太经不得打了才开打就没了,不过瘾。”王团长:“别轻敌,还有大仗在后头呢。”樊向烈:“那我就此别过了,要到对峙山打大仗去了。”又:“不知洪桥镇的鬼子来不来增援,他不来我就白跑一趟了。”王团长:“敌援来不来我也不准,你营的人反正有马,二十多里路快得很。”樊向烈:“那我就去了,也先熟悉熟悉战场。”樊向烈是个性急之人,有战斗任务那是慢不得一点心。王团长:“时间还足够,你随我先去看看林狮子、常苍昊和段民生的战果吧。”樊向烈:“好吧,知道了也省得我念心。”于是王团长和樊向烈就打马奔向镇东门。王明空、甘率军、丛政正跟在后面。警卫三班班长王敬远和副班长王尊舜带着战士们也跟在后面。

正当苏家山的枪声激烈的时侯,镇东门和水码头的枪声也同时激烈起来。当苏家山的枪声结束的时侯,镇东门和水码头的枪声也结束了。王团长在路上对樊向烈:“樊营长,林狮子和常苍昊他们已经得手了。”樊向烈:“我也是这么看的,几个日本毛猴子,不够他们一餐的。”王团长:“现在你们三处都得手了,就看段民生的了。”

正着,状元桥上传来激烈如爆豆一样的枪声。王团长高兴地:“段民生也在状元桥上干上了。”樊向烈:“民生这子的火力真猛,也不顾节约子弹。”王明空:“民生打仗向来不吝啬,也是黄尚武团的子弹充足养成的。”正完,状元桥上的枪声就停止了。王团长:“段民生在状元桥已经得手了,下面就剩三叉河刘家大院和碉堡里的鬼子了。”樊向烈:“那也是裤裆里抓,”她突然改口,“那也是瓮中捉鳖的事,段民生那子是大将才,用兵如神。”王团长也没有去问樊向烈裤裆里抓什么,若是林狮子在,他一定会向樊向烈问个明白。王团长只是:“我也很相信段民生。”

马很快,话间就到了镇东门。林狮子站在镇楼上,老远就看见是王团长和樊向烈来了。他的武功高强同时也练成了夜视眼,黑夜如同月夜,能见一里之外的分明。林狮子大声喊:“团长,放心前来,镇东门已经是我们的了!”

林狮子打仗虽然勇猛无比,但也善于用计策。镇东门的日军虽然不多,但要硬攻也是块硬骨头。日军依据坚固的镇楼和密集的机枪,林狮子纵是有上百之勇士,以血肉之躯来拼钢铁之弹,那无疑是得不偿失。林狮子就用了个计策,在镇东门对面和两侧派了三个班实行猛烈的佯攻,以把镇楼上鬼子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镇东门以东来。而他则带着十个武功高强的战士组成的武功队早已飞身进镇,埋伏在镇东门向西两侧的房屋上。待镇东门外围的攻击打响后,他们则迅速地越过房顶扑向镇东门,从背后用手枪打鬼子的脑壳,用大刀砍鬼子的肩膀。鬼子们还一个个伏在机枪后向镇东外开枪,乐着骂:“中国兵你来吧,你来送死吧!”后面却有人向他们脑袋上开了枪,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后面有人把他们送了死。

镇楼上的鬼子只有一个队不到二十个人,林狮子的武功队不到两分钟就全都把他们送上了西天。镇楼上的机枪有七八挺,真是好东西,把战士们喜得像得了宝。一连一排二班班长杨柱佐抱起一挺机枪对天打了一梭子,兴奋地:“这玩艺,好,能打得下天上的密星星!”连长林金洞也抱着一挺机枪大喊:“对面的战友们,别向这边打枪了,镇东门已经是我们三营一连的了。”

东门外的战友们立即就听到了,也大喊:“祝贺你们,我们来了,别向我们开枪嚄!”连政委林里保立即带着战士们奔镇东门来。林狮子叫战士们迅速收缴武器弹药。连同镇楼下街中营房和仓库里的武器,共缴获机枪十八挺,冲锋枪二十八条,步枪四十八杆,手枪十二把,掷弹炮六门,手雷十五件,子弹十六箱。一排长林豹子:“这下我们可发大财了,有枪有子弹打鬼子了。”连政委林里保对林豹子:“快叫战士们先武装自己,余下的枪弹全放在原库里,我们还有任务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日武功团】最新更新章节〖第111章 胜利出征〗地址https://wap.xbqg9.net/1/123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