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生命蕴育的条件(2/2)
”绿星人像我们解释了刚刚发生了什么。
“哈哈哈哈,拉玛卡奇亚人虽然智慧进化比例很低,但进化进程却领先其他种族,真是名不虚传!”在这个时候,突然从一个金属门后出来一个奇怪的生物。
这个生物上身给我们人类几乎没有两样,但他的下身却是一条蛇尾。
这个奇怪的人就像是传中的伏羲和女娲一样,人首蛇身,难道这其中有着什么联系。
“你是什么种族?”绿星人显然也没有看出这个奇怪生物的种族。
“我的种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种族,即便是我告诉你,你也不会知道。”这个人首蛇身的生物并没有出自己是什么种族。
“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辐射发生器?”绿星人继续对那个人首蛇身生物质问道。
“因为你的辐射发生器会改变我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我好奇的道。
“没错,就是实验计划。你们这些人类以为自己是怎么来的?我告诉你们,你们人类就是有我们种族所制造出来的!在这颗星球的形成之初,也就是几十亿年前,那时候地球甚至还未进入地质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观察到有一群型的彗星撞击了当时的地球,这一次的撞击不但为地球提供了水资源,也包含了潜在的生命有机成分。而在那之前,我们为了了解更多关于遥远恒星系统中彗星群的信息,我们种族的天观察员重点研究了距离地球大约6光年处的一个恒星系统,其被称为绘架座β星。该天体的年龄虽然只有1200万年,但却已经有一个行星被确认存在于这个恒星系统中,这颗行星与其主星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倍,即十个天单位,或者将近9。亿英里,约为15亿公里。当时我们原本就计划着要在这颗行星上进行一场可以轰动整个宇宙的实验,为了实验我们还派出专门的人员对恒星周围以及那颗行星进行了样本采集。在那些采集到的样本中,我们发现了橄榄石晶体的痕迹,当其形成于宇宙空间中时通常该物质富含镁,如同在太阳系早期环境中出现的古老彗星物质,并非像行星那样聚集着富含铁的橄榄石物质。绘架座β星系统周围的彗星云位于较冷的区域内,大约距离该恒星15至至45个天单位,这些晶体组成了大约。6%的尘埃物质环绕于恒星周围,使得其特征与你们太阳系中最原始的彗星存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了这些你们或许还不明白我在什么东西,其实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原本地球并不是我们的实验计划目标,但后来那颗行星却突然发生了意外,我们忽略了绘架座β星系统中的一颗褐矮星。作为一颗褐矮星按照常理是不能支持长时间的高热原子核反应的,但不知为何这颗褐矮星的内部竟然突然就开始不断进行起核聚变,原本温度一直下降的这颗褐矮星突然就变得炙热无比,虽然体积和质量都无法与绘架座的主恒星β星相比,但这颗褐矮星俨然已经有了成为了该行星系系统中的第二颗恒星的趋势,然而该行星系并不适合成为双星系统,更何况不论是从分量还是光热这两颗恒星的差距实在太过悬殊了,在双星系统中必然会出现相互遮掩的状况,而这也会使得其星等出现周期性变化,由于它们的亮度不等,那还会出现是暗天体遮掩亮天体,这种亮度上的主次极大和主次极都是对我们原本实验计划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放弃以这颗绘架座β星系统中行星做实验目标的计划。之前我也过了,就在那颗绘架座β星系统中行星6光年外刚好就是太阳系。之前我们也对这个行星星系进行过考察,但我们发现这个星系中恒星(太阳分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以上)分量几乎占据了整个星系的总分量,这对于我们的实验计划也是非常不利,而且当时地球还没有形成大气层,其气候条件根本无法蕴育生命。后来,突然一个型彗星群撞击了地球,这次的彗星撞击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转机。这群彗星群原本就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残渣,而在这些残渣中却有着其他彗星群不具备的大量冰晶体。都知道一颗行星要想蕴育出生命就必须具备六个基本基础:1、恒星温度,物理状态基本恒定(恒星活动不能过于剧烈,温度不能高于一定程度等等)。2、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行星本身质量大于某一程度,引力大到可以吸引住表面物质和大气。4、行星本身具有磁场。5、有水。6、行星本身要有运动,比如火山,地震之类。而地球在被彗星群撞击后,刚好就具备了这六点基本基础。”那个人首蛇身的外星人在那里侃侃而谈,虽然我们能够听明白的很少,但我们却都没有打断他。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谜魇】最新更新章节〖第73章 生命蕴育的条件〗地址https://wap.xbqg9.net/1/10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