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历史的地位(1/2)

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1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基本是一个工业国的样子。

198年,伪满洲国共发电16亿度,而且有亚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发电,194年,丰满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能力每年22亿度,而到了1945年整个中国发电量才4亿度。

194年时,东北以占中国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的生铁,9的钢材,9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

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战争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

根据1946年国民政府有关考查团调查,苏军拆运东北工业设备价值达858亿美元,若加上拆装损坏的部份,约达20亿美元。

工厂、矿山设备被拆卸了,运走了,有的是整座工厂、整座矿山的拆卸、运走,只剩下一些空房子,在电力工业方面,相当于东北总发电量百分之六十五的电力供应设备拆运而走。

此外,鞍山、宫原即本溪、本溪今本溪湖等钢铁厂设备的百分之八十被搬走,抚顺、本溪、阜新、北票等处煤矿都被劫掠。

美国国务院一份调查是这样的,估计在苏军占领期间,东北工业蒙受损失约达二十亿美元。

8月28日,苏军仅从长春伪中央银行中,就提走库存满洲币亿元,各种有价证券总值约5亿元,黄金6公斤,白金1公斤,白银66公斤,钻石05克拉。

从日本人的高级家具,到中国市民的收音机、座钟,都要。

有的老人,连农民的黄牛也往火车上赶,东北重工业基地成了空壳子。

“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什么正义必胜的法不过是胜利者对自己的美化罢了,世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狼吃掉羊没有什么正义非正义,爱好和平的正义的羊也并非必胜。”

“老尚,都历史是不能假设地,其实这纯粹是一句屁话,只能历史不能由事后假设而改变,但不表示我们不可以去假设历史,不表示假设历史就是蠢人愚行,毫无意义。

以史为镜而明得失,于是我们在假设历史,并将真正的历史与假设后的历史对比后,总结了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这便是假设历史的正面价值。

于是,让我们大胆地去假设历史甚至改变它吧。”

“我只对以后史书上写我的部分感兴趣,别的没兴趣。”

“不管怎样,苏联二战以后的实力和战争爆发前还是有了增长,主要是工业的持续制造能力,甚至超出美英援助的部分。”

“还开始实行新的全面改革以增强国家的实力,主要是以下的几个方面。”

实物税也称为粮食税,实施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目的--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规定了实施的粮食税征收的额度。

要求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税额的总数应当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的必需的消费,征收的税额应当根据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或按额扣除。

农民在完成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部分粮食的权利,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依靠商品来组织工农业产品正常交换,是新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施粮食税的孪生兄弟,是允许农民自行处理纳税后剩余产品的必然产物。明已经认识到,只要农还是农,就必须保证农经济有一定周转体系,否则它便不能存在,一个国家存在商品周转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租让制是为过渡到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方便条件,目的是由一种大生产形式向另一种更大生产形式过渡,是由生产向大生产过渡。

对于工业化问题,西方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当时,苏联在经济上是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了在较短时期内,创建起既能改造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强大物质基础,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又能建立起强大国防力量,必须从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集体农庄的做法,要求劳动组合的成员们,有责任巩固自己的劳动组合,忠诚地工作,按劳动分享集体农庄的收入,保护公有制,爱护集体农庄的财物,爱护拖拉机和机器,仔细照料马匹,完成自己工农国家的任务,使全体庄员成为生活富裕的人。

过去用来划分劳动组合各成员份地的地界,一律取消,而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集体使用,劳动组合所占用的土地是全民的国有财产,根据当时国家的法律,此项土地拨归劳动组合无限期即永久使用,但劳动组合不准买卖或出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紫色战旗】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四章 历史的地位〗地址https://wap.xbqg9.net/0/54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