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初到鹅城府(插图17)(1/2)

上图为大姐头的书僮装,标志双丫髻还在,呵呵。

两人行进在去往鹅城府的土路上,张言志累的气喘吁吁的,没办法路实在不好走;反倒是大姐头走的轻轻松松的,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小女孩的体力这么好。

两人休息片刻,又启程了,不过现在改坐船了。

张言志从包中取出一黄色垫子来,大姐头认得这玩意,这玩意就是上次李家村刮台风水灾,张言志当时拿过出来的‘刷漆皮筏子’。

张言志把垫子铺平,然后充气,但这次又有所不同,他多拿出了一个黑色盒子来,安在了‘皮筏子’后面。

“上来吧,我们出发了。”

“张大哥,船桨呢?”大姐头踏上了橡皮艇,疑惑的问道。

“呵呵,等下你就知道。”说完,他一扯黑盒子的皮绳,顿时就是一阵黑烟冒出,然后就是连绵不绝的低沉‘轰隆’声音。

还没等大姐头反应过来,橡皮艇已经划开水面,飞速的向前方冲去了。

“这……”大姐头震惊了,半饷说不出话来。

“机关而已,不用在意这些小细节。”张言志随口敷衍道。

江面的清风吹拂着两人的脸庞,两人头发都随风飞舞了起来,张言志手握着船舵,一边随时调整着方向,一边欣赏着东江的美景。

东江发源于赣州省安远,然后向西南流入朱江省,途径大鹅城府一路到了朱江口才流入大海。

东江水面宽阔,两岸都是翠绿茂密的森林,景色非常优美。

到了繁华江段,江面上出现了很多硬纸帆船,看他们在江面上慢悠悠的移动着,甚是有趣。

而张言志的快艇却快速绝尘而去,只留下两段翻涌的波涛,震的两边的小船一晃一晃的,叫骂呼喊声不绝于耳,估计也有人惊呆了吧。

在江面上飞奔,时间一晃就过,很快一座宏伟的城池出现在江岸上,城墙高大绵延,一眼竟望不到边。

“这可比平海城大多了。”

“那当然,鹅城可是府城,平海不过一军寨而已。”大姐头答道。

对于一个乡村女孩来说,她的见识算是广的了,这可能跟她爷爷是村长,她爹、娘读过一点书有关。

“我们从哪里上岸?”张言志一眼望过去,并没有发现城门。

“从北岸上去,向西走一里就是西城楼,可以从那里进城。”

“你还挺熟的。”张言志有些奇怪。

“以前和父亲过来卖过鱼。”仿佛想起什么伤心事,大姐头情绪又低落了下来。

“唉,放心,我们第一时间去看你父母。”张言志安慰道。

“谢谢你,张大哥。”

“对了,等下我们先换身衣服再进城吧。”张言志指了自己的运动服和大姐头的粗布衣裤道。

“好。”

……

两人上岸后,就在树林里换好了衣服出来了。

张言志穿的还是[金玉良缘]黄金宝的高档戏服;而大姐头则换了一套书童服饰,改了发型,还算合适,看起来就是一个公子哥带着书童出来游玩的样子。

张言志手中还拿着折扇,多了几分潇洒的气质,但这里面可是藏有利器的,包括一个电击器,和扇骨中的铜丝导线。

步行一里就到了鹅城西城门,远远望去高高的城楼上苍劲的书着‘鹅城;两字,那厚重的墙体、凝重的颜色无不显示出沧桑久远的故事。

城门口照例是两个懒懒散散的兵丁站岗,有人入城就收进城费。

但看到张言志两人,他们都是精神一震:如此相貌、如此衣着、如此做派定是贵人无疑,城门口守卫不敢怠慢,连连站直目不斜视,连小费都不敢收,客客气气的请了他们进城。

“哼,欺软怕硬。”走远了后,大姐头回头呸了句。

以前进城时候守卫的那嘴脸,大姐头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时他们可没有这么好说话,带个0条鱼进城,至少要给他们抽走条。

“走吧,我们先去宋氏纺织作坊。”

在青石板铺成的主道上不时有车马、行人经过,好不热闹。

两人一路前行,却发现沿着江而建的鹅城内,竟然另有一番天地,有山有水,有景有树,其中还点缀着一座座古朴别致的青砖绿瓦老宅,漂亮极了。

主道两侧是一排比肩而建的沿街店铺,出售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买卖的人流络绎不绝,叫喝、喧闹声冲刺着两人的耳朵。

但此刻大姐头却无心游览看景、走的飞快,因为她很快就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了,此刻心情既紧张又复杂,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张言志也表示理解,紧紧地跟了上去。

‘宋氏纺织’四个大字龙飞凤舞的刻在巨大的漆木牌匾上,巨大的牌匾则挂在犹如城门般的厚实的大门上面,而大门两边还有高高的院墙耸立包围,最后大门口站着两个持棍的凶神恶煞家丁,他们可比城门卫兵精神多了。

整个宋氏纺织工坊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时空走私】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初到鹅城府(插图17)〗地址https://wap.xbqg9.net/0/3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