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玄黄龙脉(1/2)
不管是种田还是手艺,如果只在闭塞的小村庄小环境中,最多只是混个温饱一个地区只有运输业发达起来,互通有无,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真正开始兴盛
东北物产虽然丰盛,但也马匪肆虐大多数商客只敢和附近的集镇做生意,长途贩运就意味着被抢夺的风险高度上升比如在这黑风山附近地面,郝大当家对于自家地头里年年进贡的商客会放过一马,但查到其他区域进来的货队,肯定是抢了没有二话
一处处山匪控制的势力范围,也就把关外的商贸经济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圈子
而姬傲剑想做的,就是一步步向关外深处挺进,把一处处山匪都除掉,将一个个封闭的小圈子组成大圈子
这样连贯一气,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关外推翻满国
如今至少在原黑风山地面,商贸可以联成一片虽然偶尔也会有流窜的马匪进入这一片地界,但若是商队以后有了几杆火枪,也不在乎零散的匪徒
姬傲溅道,“以后我们的火枪队往前一家一家灭了山匪,我们的运输会也往前扩展,大车大车的收购货产,往关外卖出去”
大家喜上眉梢,都觉得要迎来好日子了最后还是有人似乎美中不足的叹息,“可惜关外的路太难走,南北又远,长途运货伤马伤车”
姬傲剑道,“这话一点不错吃道:要想富,先修路我们要发展运输,就必须先修起路来”
大家问,“修什么路?”
姬傲剑道,“这乌柳沟木场造出的马车,轮距是有严格尺寸的,以后大家买车换车最好都到这里来,如果你们自己造车,也一定要按照这个轮距我们今后会铺设轨道,让马车在轨道上奔走”
众人十分惊奇,“马车在轨道上行走?”
姬傲烬色道,“这项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古人使用了马车上了轨道,不仅能多拉一倍的货物,还能走得比原来更快更顺当,一点也不会伤车”
一匹好马,能驮动两百斤的货物如果拉了马车,载重量就是原来的十倍,马车再走上有轨道路,还可以再多拉一倍的分量,就有了单马驮物二十倍效率,足足有四千斤的分量
大家听了这么高效的运货方式,向往之余,也有些的,“要修这种有轨的道路,本钱会不会高?”
姬傲剑道,“我们关外林木遍地都是,先用木头来修轨道以后再换上钢铁”
就以现在关外的炼铁技术和产量来说,想铺铁轨是根本不可能的
众人一想,用木头来造轨道,成本似乎不算太高
姬傲剑又道,“这修造木头轨路,也要一步步来关外各处深山里的林场猎超在山外一般都有个小镇就拿这里的乌柳沟来说,我们先把木场和这镇上的轨道修通了,以后运木出来就十分方便其他各处,也先这么修造”
大家问,“那之后呢?”
姬傲剑道,“之后就根据大家所在的镇子远近,先把距离最近的两个镇子修上木轨,再一步步向其他镇子延伸等我们这些镇子彼此间都有了木轨,互相运货就畅通无阻”
有人道,“虽然木头不算太贵,可是人手不足啊”
在关外来说,千难万难,都不算真难,最难的还是缺人手
姬傲剑道,“我们现在有火枪能保卫自己,又有这么多活儿可做,自然就要向关内多招人手”
人不够,招移民历史上要开发新大陆,都是这个路数
材料和人手的问题都解决了,大家就想,这修路的出资问题怎么解决
姬傲剑道,“这修路是大家的事,就以我们运输会的名义来修,大家一起出资,一起有股份,以后一起有收益”
有人道,“理当如此”
有人却面有难色,想是财力紧张
姬傲剑看在眼里,又道,“手面上暂时紧张,可以欠在账上,也算出资修好了路,以后先用你的收益还上”
众人惊了,“这岂不是不用出钱也能参与修路,还能白拿股份?”
姬傲烬色道,“开发东北是大家一起的事业,怎么能因为你没有钱就把你拒之门外呢”
心中却想,集资修路这个慕一定要坚持下去,十九世纪的美利坚就是靠集资硬是修了二十多万公里铁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铁路总里程都远远赶不上
再说,你们都参与修路,有股份了,自然就会为铁路拼命那清政府最后怎么倒下去的,不就是因为要收**间集资修造的铁路,被保路运动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前奏曲吗?
这些商客感激得几乎要泪流满面,再次体会到加入农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有人问,“会长,这种木式轨道的路叫什么名字?”
姬傲剑道,“这叫玄黄路,也是三皇传下来的”
他想:铁路这种近代名词对你们来说肯定不算亲切友好,我就遍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来称呼好了
大家惊奇了,“为何叫做玄黄路?”
姬傲浇手划出平行线,“两轮马车走上轨道,需要有两根木轨并行一根代表天,一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头顶青天】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一章玄黄龙脉〗地址https://wap.xbqg9.net/0/20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