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4)

,已经过五点,招待所开饭了,咱们得过去。”

工程兵端菜时,顺带还将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走到门边王曼惊讶地发现,门栓换了一根,花纹正好与横锁相衬。

“这就是招待所那根。”

“钱叔叔可真够利落,不过这事还是多亏了阿奇。”

杜奇听着高兴,跟她一块落锁。刚走进招待所客厅,那里已经开始吃起来。今天是小年,平常严于律己的工程兵们也难得放肆一回,开箱白酒,又上几捆啤酒。临时找长条桌拼凑起来得饭桌如今坐得满满当当,众人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咱们大厨来了。”

杜振国放下酒盅,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右手边钱华夹起一块单饼卷刀鱼,冲着王曼举杯:“小乖乖,这菜做得可真有水平。”

当着杜奇面自夸是一回事,被这么多人同时看着,王曼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不算什么,其实我们邹县有很多好吃的。你们有空就去尝尝徐爷爷的麻花,他那可是学得正宗天津十八街麻花手艺。甜而不腻,特别好吃。”

“哦,你说东街上那个瘸腿的老红军老徐”

“是啊,徐爷爷可厉害,当年参加过平津战役。别看他都六十多,但手脚可利索了。等年后我们家店开张,他就在那炸麻花。”

“离这么近,到时候一定得买点来吃。”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一直沉默的杜振国眉头紧锁。姓徐、参加过平津战役、原籍山东、还在天津养过伤、学得炸麻花手艺。

真有这么巧的事

不动声色地吃完晚饭,收拾下东西他连夜往回赶。吉普车并没有开走,而是停在县武装部前,武装部长正好还没回去,顺带接待他们。

“老徐那老疯子我熟,咱们邹县这么多老兵,他算是个特例,国家补助一分不要,全都捐给老战友,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卖麻花。杜团你找他什么事他非得说他那顶帽子是聂帅送的,这事只是开玩笑,领导们别忘心里去。”

杜振国摆摆手:“他叫徐庚,还是别的”

“当然是徐庚。不对,户口本上他叫徐庚,每年做统计时点这名他都不应,非得嚷嚷自己叫徐平。”

“这就对了,你把他资料给我一份。”

面瘫的杜振国满心激动,解放后爹找了几十年的人,终于有了音讯。

、第67章

基本确定徐庚就是当年为他亲爹挡了子弹的徐平后,杜振国反而没了一开始的焦急。捧着茶杯,他边看资料,边仔细询问老人家这些年的生活。

面对上级领导,武装部长自然是想好好表现,尽量往好那面说。况且徐庚生活摆在那,他就是挑坏的也挑不出来。

“老徐那人,连我都佩服。他似乎自己从来就没什么烦心事,甭管啥时候见到,他都一副乐呵模样。他人爱干净,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炸得麻花更是干净;古道热肠,别看他跛着脚,哪个邻居有事,他一准比别人出力多;还爱凑热闹,不管电视台去哪放电影,他一准提着小马扎去。”

杜振国连连点头,这样的老人,就算没救过他爹,也一样值得尊敬。如此积极乐观,简直可以被推为退伍老红军榜样。

“我听说他年后要去王继周那卖麻花原先他就没个固定的住处”

“当然有,老徐不住我们安排的敬老院,退伍时国家发的安置金,加上这些年卖麻花赚钱,他自己买个小院。至于去王继周家,我就不太知道了。”

一直在椅子上充当背景的程书记赶紧插话:“你说的是那个闺女叫王曼,在实验小学门前县城三岔路口卖煎饼果子的王继周”

杜奇点头:“就是曼曼的爸爸,你认识”

“认识,我当然认识。自我介绍下,我是咱们邹县下辖泉镇的镇委书记程时,这会来找武装部长商议过年看望退伍老兵的事。”

杜振国忙道:“我这一来,打扰你们工作。”

“不打扰,我们这都说完了,领导一来蓬荜生辉。对了就那王继周,杜团您大可放心,他可是十里八乡都难找的厚道人。不愧是咱们孔孟之乡出来的,完全继承先贤之遗志。别的我也不多说,就这次咱们县军民共建路进山边上那块老大难的荒地,他一手包下来还出钱建小学。”

虽然这事是钱华吩咐的,但最后建小学这事受到市里表扬,功劳却算程书记一块。因为此事办得漂亮,年末他还受到县里表扬,眼见再努力一把升县委副书记有望。就这事足够他感激王继周一阵子,所以虽然老生常谈,他还是时时挂在嘴边。

一直到出办公室,杜奇眼睛都格外亮。不愧是曼曼的爸爸,只比他爸差一点点,小米粒大的那么一点。

坐在副驾驶上,他捏着临走时王曼塞的纸袋,那是一袋单饼卷刀鱼。曼曼说到北京要是凉了,再在锅底添点油热一下,还跟刚炸出来时一样新鲜。

“爸,其实前几天我就见过徐爷爷,但他说自己叫徐庚。”

“这没事,是我们都没跟你说明白。当年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最新更新章节〖第45节〗地址https://wap.xbqg9.net/0/2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