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经济帐

231

小白老师又说公章是在系办公室主任手里掌握着,主任现在出去办事,不在系里,她建议王宇恒再慎重考虑一下,等主任回来再跟他说说,看看他的意见。

这么点小事儿还得惊动系办主任?经过小白老师刚才那盆冷水的沐浴,王宇恒已是发自内心地想低调处理此事,而没有当初“二子他妈妈!拿大木盆来哎”那份兴师动众的热情,小白老师刚对他用过大木盆,可惜她不是二子他妈妈。毕竟是年轻老师,做事唯恐担责任,不敢做主。

小白老师又建议他去校阅览室查一查,看有没有这本《文苑》杂志,如果有,就深入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和性质,再向她和主任汇报。王宇恒一边情绪低迷地应承着,一边心里迁怒于当今的教育制度,一个作品令人震撼、前景令人期待的天才作家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

临别前小白老师又恢复了妩媚与亲切,起身送他,并一再叮嘱有什么情况随时向她汇报。王宇恒当天就去阅览室查了一遍,没有找到这本杂志,阅览室里的文学刊物本来就不多;又询问管理老师,她也没听说过。不知这该不该跟小白老师汇报一下,若去汇报,岂不更增加她对此事的藐视?若不去,万一小白老师是想以此为由与自己亲近呢!

王宇恒没再去系里,他那股世外高人的孤傲伴着惰性和胆怯又起了主导作用,战胜这些阻碍性因素需要热情,但他的热情已被浇灭,甚至还有些羞惭。过了几天,他又收到文艺杂志社的一封信,正如他所料,是关于另一篇投稿《痴人说梦》的回信,但却没有更为强烈的溢美之辞,更没有召回前信和致歉的语句,而是和前信一模一样的措辞,连格式和标点符号都一样。

王宇恒也是出于自我安慰、排解遗憾的心理开始反思此事的疑点。他将这封信与前信加以比对,发现两封信都是除了作者姓名和作品名是手写后填的之外,其余部分都是印刷的。要么就都用手写,要么就都用印刷,而这种二者结合的方式就是存大同求小异的简捷批处理法。由此推断,可能全国的参赛者都收到了同样的一封信,应该有几万人吧,每人都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令人期待的创作前景,每人都把评审组震撼了一下,这几万人震下来,不得把评审组成员都震傻了?像自己这样的高产户,还多震了他们一下。

王宇恒终于把目光聚焦于经济,他为杂志社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个会员每月会费八元,杂志社赠送一本杂志,一般类杂志售价不会超过一元,更别说成本价了。如果该杂志是双月刊甚至季刊,那么杂志社的盈余就更多了。至于说每季度一期所谓的会员作品专号,只不过是会员间自娱自乐的东西,成本应该更低,这就像中学班里同学间互相传阅作文一样,只不过变成铅字而已。如果全国有一万个会员,杂志社每月的纯利就好几万块!

王宇恒不认为这个杂志社是纯粹的骗子,它肯定存在而且是个正规单位,收到会费后也会信守承诺以使这个赢利项目长久维持下去,毕竟成本远低于利润,没必要干一锤子买卖。这次大赛及后续举措只是杂志社自我宣传和经营的一种手段,不过利大了一点,但其思路和手法是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可能大多数人都像自己这样,自命不凡却又怀才不遇,渴望成名,至少是渴望得到认可,难免欲令智昏。若不是信中要求加盖单位公章以显得正规,与前面标榜门槛高、审查严之欲擒故纵的手法相呼应,自己早就把会费寄过去了。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逝者如斯】最新更新章节〖第129章经济帐〗地址https://wap.xbqg9.net/0/1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