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文学梦(1/2)
226
第五篇
出门久了想家,在家呆腻了又想出门,和诸多泛围城现象一样,距离审美的心理就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凭空制造着苦与乐,愚弄着人们循环往复地无谓折腾。
学校也算半个家了,那里有王宇恒思念的陈瑜和“臀气”,有足以和亲情抗衡的爱情,尽管这若干份爱情火种可能最终没有一个能够燎原,但这样却更能激发他玩火的渴望。
校园自然又有些新气象,因为走了老的,来了新的。想必新生中会蕴藏着更为年轻的“臀气”,更加英姿勃发。王宇恒神往之余又心生感慨,吟咏着“长江后气推前气,一代新臀换旧臀”、“铁打的校园流水的臀”等推陈出新的句子。
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使王宇恒产生一种迟暮心态,总喜欢坐在湖边看夕阳,看那些虽嫌拘谨但却朝气蓬勃的新生们。“校园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想到太阳,他又联想到浑圆的臀部、丰硕的**。
由高三老生变成大一新生,再由大四老生变成单位里新毕业的小年轻,人生中还总是有从老变嫩的翻新机会。新人常常只知道羡慕老人驾轻就熟、如鱼得水的状态,却不知道老人心中装着多少遗憾,梦想一切能从头开始,重抓已经逝去的机会。
开学后一个多月,王宇恒在一期《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右上角看到一篇启事,标题为:“某某青年报与文苑杂志社联手举办中国‘未来作家’青年文学大奖赛”。然后是一段煽情的文字:
“谁不迷恋缪斯的琴声?谁不梦想登上文学的山巅?
面对现实的异化、危机和失落等一系列存在——我们突围、破译困惑,我们以世纪末的情绪拥抱未来的太阳,旨在展示现代人的重量和质量。文学青年朋友们!让‘未来作家’从这里起步,让希望之神来告诉你参赛事宜——”
缪斯是谁?她的琴声有什么神奇?得到图书馆去查一查。不知这段用时髦词汇堆砌的引言能引出什么实质内容,王宇恒接着往下看:
“本次活动特邀著名作家张某亮为组委会和评委会主任,特邀李某文、从某熙、蒋某龙、冯某才、何某光、韩某功、刘某洲、贾某凹等著名作家组成评委会。特设特等奖(彩电一台)、一等奖(电子琴一架)、二等奖(微型收录机一台)、三等奖(高级皮箱一个)、处女作奖(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一套)和鼓励奖数百名。均颁发获奖证书,均赠获奖作品集,均奉送本年度文苑杂志社精华合订本。”
227
竟然请来这么多当下知名的大作家当评委!看来此青年报和杂志社影响力不凡。王宇恒顿生兴致,继续下看,后面的大致内容为:凡获奖作品集结出版,并配照片,附作者小传,请著名作家写序;凡获奖者均特邀为本刊物主要撰稿人,优秀作品推荐到其他刊物发表;凡参赛者均发给特制纪念品。
下面就是一些具体参赛要求,诸如作者年龄、作品体裁、邮寄地址、截稿日期等等,及每人参赛费十五元,最后注明颁奖大会的时间地点,届时通知获奖者前来颁奖、旅游。
王宇恒看后跃跃欲试、雄心勃勃,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想到有一天那么多著名作家会看到自己的文章,且频频拍案叫绝,奔走相告,甚至自叹不如,惭愧地焚毁他们的前作,王宇恒便兴奋而不忍。不过这些作家要审阅所有参赛作品,也够累的,估计前两句看不顺眼就扔一边去了,所以开头一定要有震撼力。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特等奖那台彩电究竟是几寸的?如果太小,还不如一等奖那台电子琴呢!做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电子琴对他也是有诱惑力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两篇,两个奖都拿到手,不就没有遗憾了吗?若不是自己做事一向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便会写个十篇八篇的一投,囊括所有奖项——那样做太绝,会挨骂的。
经过一番艰苦的酝酿,王宇恒终于写就两篇,一篇是小说,名为《痴人说梦》,仿效《狂人日记》的荒诞写法,喻指社会从官本位向钱本位的转化,以及拜金浪潮袭来后人们的疯狂与冷漠。另一篇是散文,名为《天伦》,内容为通过自己所萌生并渐强的对孩子的喜爱和渴望来反思父爱,穿插着对父亲之慈爱的相关回忆。写完后久经润色直至满意,余下的事情就是反复自赏和纵横想象,预想着专家评委们对这两篇文章极度赞美的评语,如“罕见的力作”、“璀璨的明珠”、“灌顶之醍醐”等,极尽绚烂。评委们还要为这两篇文章究竟哪个做特等奖哪个做一等奖而苦恼彷徨,甚至争执不休、几乎动手。
彩电一定要寄到学校,绕操场一周后再兴师动众地抬到寝室,可惜自己要保持低调,不能像相声《钓鱼》里二子爸那样大声吆喝:“二子他妈妈,拿大木盆来哎!好家伙,我可赶上这拨儿了!”至于电子琴,就寄回家吧,自己不会弹,杨云峰却会,放到宿舍自己倒是给他做了件大出风头的嫁衣。
郑重而神秘地将稿件用挂号信寄出,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可是一直到了大赛启事上注明的颁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逝者如斯】最新更新章节〖第125章文学梦〗地址https://wap.xbqg9.net/0/181/120.html